在我读了老友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之后,却如获至宝一般,觉得不仅在治学上,而且在为人上,全都可以作一般青年学人学习的榜样,因而不免袭用借花献佛的办法,把季先生的这本书推荐给一切真正有志向学的青年友人。
——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
这十年,季先生与德国人同呼吸,共命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因而他的自传,若一帧斑斓多彩的风俗画,采撷了德国人这十年生活中的浪花。而地毯式轰炸,难熬的饥饿,有国难回,美军反攻德国等,又将我们领进了那个曾逝去的岁月。至于师友如切如磋,听诗遣兴,更让人分享了季先生的逸趣。
——《季羡林传》作者、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
这本书可看做一部史书。它以日记为依凭,展示了自己的酸甜苦辣,还以点点滴滴的资料,诠释那个五味杂陈的时代。它以草根史学的力量与厚度,成为对那个时期或隐或显的社会变动的温故。因此,无论谁作季先生的传记,要勾勒他这一时期的行迹,不以这本书为母本,恐是难胜其力的。
——河南人民出版社编审蔡瑛
—
在《留德十年》的情感记忆中,除了“乡愁”,季羡林先生还特别珍重地记下了自己与德国姑娘伊姆加德的一段恋情。在季先生发乎情而止乎礼的文笔下,我们仍能感受到那段特殊时期的恋情让季先生一生刻骨铭心。
———亚欧
这部散文体自传,没有刻意雕琢的诗情画意,却于轻描淡写的平实文字中,难掩深埋于心的真情流露。合上书本,仿佛依然让人徜徉在先生笔下那洋溢着文化和学术气息的德国小城哥廷根那幽静整洁的旖旎风光中,在先生宛若闲谈般的质朴言辞和幽默淡定的叙述中,感受着他对故人之思和时光不再的情真意切的感怀。
———宋坤
没有刻意雕琢,却含有诗情画意,宛如促膝谈心,使我接受了这个小城,使我对德国学者严谨的治学、先生的孜孜求学产生了由衷钦佩。此生如有机会,我一定要到这令人向往的地方去看一看。
——佟玉玲
一口气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那文字如同清溪一般娓娓流淌出来,没有一点点的造作。季先生的感情极其细腻,哪怕是很小的细节也能够记得,仿佛是一件大事情一般。他的生活波澜不惊,哪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能影响到他读书、修学的热忱和决心。
———行走的脚印
尽管书中尽是对往事的回忆,鲜有抒情和议论,然而在字里行间仍然有一股旷达之气。这是一种历尽沧桑后的宁静与淡远,有如秋后的山林,雪霁的原野,人生况味溢于先生的笔端,如行云流水一般。
———王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