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阅读

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人生魔方
爱智书系
中国古韵
其他

财经阅读

沃顿商学院图书
EDP·管理者终身学习项目
个人理财
广告人·中国·案例丛书
其他

学科板块

企业培训教材

  • 大众图书出版中心最…
  • 光明网读书频道
  • 人大出版社/大家好书
  • 网易读书
  • 中国互优网
  • 商业领袖之路:创建具有社会价值的商业机构

    作  者:陈勇 著

    出版时间:2009-10-29 字  数:150 千字
    书  号:F3796 ISBN:978-7-300-11179-7
    页  数:134 包  装:平装
    印  次:1-1 开  本:16
    印刷时间:2009-10-29

    所属分类: 大众图书出版中心>> 图书中心>> 其他

    定价:¥35.00

     

    查看评论摘要

    内容简介

      《商业领袖之路:创建具有社会价值的商业机构》内容简介: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世界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经济未来将是什么样的格局?商业机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才可基业长青?在《商业领袖之路:创建具有社会价值的商业机构》中,我们讨论了商业机构存在的本质意义,提出了商业机构可永续发展的成长法则-并且描绘了人类应该为之奋斗的愿景。所以。《商业领袖之路:创建具有社会价值的商业机构》不仅仅是为那些希望成为未来商业领袖的有志者而写的,也是为那些新创业者而作,更是为普通大众而作。如果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将是我们生命价值的最大体现。

    作者简介

      陈勇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1995年开始在上海从事管理咨询和培训。主攻“组织系统领导力”,并侧重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战略研究。2002年创立“拓扑领袖教育机构”,专门从事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已经建立了从少年到大学生和经理人,再到领导人和企业家的整个素质结构体系,为中国即将到来的素质教育世纪做好准备以实现自己的使命。

    章节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人类愿景的制约因素5
    第一节 人类愿景(6)
    第二节 资源制约(14)
    第三节 环境制约(21)
    第四节 人的自我本性和道德观制约(28)

    第二章 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41
    第一节 创业基因的社会价值(43)
    第二节 产品技术的社会价值(46)
    第三节 营销模式的社会价值(52)
    第四节 管理模式的社会价值(60)
    第五节 发展模式的社会价值(65)

    第三章 商业机构的目的与社会责任71
    第一节 商业机构的目的与利润(74)
    第二节 商业机构的道德观和价值观(83)
    第三节 商业机构的社会责任(89)

    第四章 商业机构的价值模式107
    第一节 便捷商业模式(110)
    第二节 价值商业+慈善基金模式(115)
    第三节 穷人银行模式(119)
    第四节 工业换和平模式(131)

    第五章 领袖修炼137
    第一节 超越自我(139)
    第二节 创建具有社会价值的商业模式(146)
    第三节 变个人愿景为组织愿景(150)
    第四节 建立组织价值观以及制度和文化(154)
    第五节 广收精英人才(160)
    第六节 培养领导人(164)
    后记 商业领袖面临的挑战170
    附录173

    精彩片断

    办法一,向海洋进军,可以建海底世界。但不要说海洋,就是把地球淘空也是空间有限啊!从某一天开始,人长生不死,人的数量就会不断增加,总有一天会到达地球的容纳极限。最后就只有作出一个规定,某些人开始不能生育,那么又如何体现公平?而不公平就是世界混乱的开始,就没有和谐世界了。
    办法二,向太空进军,可以进入其他星球。现在还未发现哪个星球可以让人自由居住。假如这样的星球存在,适合生物生存,可能上面已经住满人了,也许比地球人进化得更好,也就是科幻中的外星人。如果强行要往这样的星球移民,那就不是人类的愿景了,而是星球大战。
    如果在外太空建空间站呢?我们姑且不说住在空间站里能不能自由行走,姑且不说舒适不舒适,有“荷塘月色”吗?问一下自己,假设现在建好了,你会长时间住那里吗?能够像现在一样,可以在悉尼黄金海岸的沙滩上放一张躺椅,享受日光浴吗?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1991年制作了“生物圈2号”(Biosphere2),这是一个全封闭在玻璃罩中、占地3.15英亩的小生态系统,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奥拉克尔(Oracle)。这一昂贵的工程共耗资两亿美元,其目的是要建成一个可以供8个人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两年的场所。除了系统内各种设施运行所需的能源,这8位试验者不得与外界进行任何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一实验希望8位“生物圈2号”的居民可以在固定数量空气和水的反复利用下,自己种植食物以维持生活,就像他们在“生物圈1号”——也就是地球上那样生活。

    书评

    其他

    积分

     

     

     

    出版社首页 - 分社简介 - 分社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图书出版中心